一种新型航道疏浚管道的制作方法
所属分类: 行业动态
2021-09-15 00:00
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,主要涉及一种新型航道疏浚管道。
背景技术:
航道、港口需要年年疏浚,清除大量泥沙,以保证正常使用。由于钢管运输制造成本高,弯曲难度大,一般采用聚乙烯管作为疏浚管道,但它们对于砾石的冲击和贝壳磨削还不理想。普通聚乙烯管道耐磨耐腐蚀性能不够高、承压能力低,造成管道易出现裂缝,管道质量和使用可靠性不高,使用寿命较低。
技术实现要素:
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管道的不足,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、性价比高、耐磨耐腐蚀性能强、承压能力高的新型航道疏浚管道。
为了实现上述目的,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:
一种新型航道疏浚管道,包括有里层、中间层、外层,所述中间层置于里层与外层之间,由第一不锈钢层和第二不锈钢层组成,第一不锈钢层置于第二不锈钢层与里层之间,第二不锈钢层置于第一不锈钢层与外层之间。
所述第一不锈钢层可选用钢带,沿管道轴心线平行方向等距离排列,厚度为0.8-2.5毫米,层与层之间的间距为12-18毫米。
所述第一不锈钢层和聚乙烯胶带层加热熔合成一体,聚乙烯胶带层厚度为0.8-2.8毫米。
所述第二不锈钢层可选用钢丝,以垂直于管道轴心线方向,呈包裹第一不锈钢层螺旋缠绕结构,所述第二不锈钢层是碳素弹簧钢丝,钢丝外层通过镀锌处理,钢丝直径是1.0-2.4毫米。
所述里层、外层所用材质为聚乙烯材质。
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:
1.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、性价比高、耐磨耐腐蚀性能强、承压能力高的优点,是一种应用范围广、使用寿命长的一种新型航道疏浚管道。
2.因在里层、外层之间设置有由第一不锈钢和第二不锈钢组成的加强结构层,又因第一不锈钢层和聚乙烯胶带层加热熔合成一体,且第二不锈钢层以垂直于管道轴心线方向,呈包裹第一不锈钢层螺旋缠绕结构,使内、外管壁及加强层融为一体,形成整体结构,不会出现缝隙界面,因此消除了管内压力或腐蚀性介质侵蚀或损坏,有效提高管道强度、刚性及压力等级,最高压力可达20MPa;同时使管道质量和使用可靠性大大提高,其使用寿命可长达几十年之久。
附图说明
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。
图中:1.里层,2.中间层,3.外层,4.第一不锈钢,5.第二不锈钢,6.聚乙烯胶带层。
具体实施方式
下面通过非限制性实施例,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,理解实用新型。
实施例1:
如图1所示,一种新型航道疏浚管道,包括有里层1、中间层2、外层3,所述中间层2置于里层1与外层3之间,由第一不锈钢层4和第二不锈钢层5组成,第一不锈钢层4置于第二不锈钢层5与里层1之间,第二不锈钢层5置于第一不锈钢层4与外层3之间。
所述第一不锈钢层4可选用钢带,沿管道轴心线平行方向等距离排列,厚度为0.8-2.5毫米,层与层之间的间距为12-18毫米。
所述第一不锈钢层4和聚乙烯胶带层6加热熔合成一体,聚乙烯胶带层6厚度为0.8-2.8毫米。
所述第二不锈钢层5可选用钢丝,以垂直于管道轴心线方向,呈包裹第一不锈钢层螺旋缠绕结构,所述第二不锈钢层5是碳素弹簧钢丝,钢丝外层通过镀锌处理,钢丝直径是1.0-2.4毫米。
所述里层1、外层3所用材质为聚乙烯材质。
根据用户需求及所使用环境设计管径的大小,选择第一不锈钢的宽度、厚度、第二不锈钢层钢丝直径,承压能力为工作压力的3-5倍,可设计制造出其承压能力为2MPa-20MPa各种型号管道。
如要设计制造承压能力为5MPa的管道:管径200毫米,第一不锈钢层宽度10毫米,厚度1.5毫米,间距15毫米,第二不锈钢层钢丝直径1毫米。
管道由专用设备制造。
实施例2:
如图1所示,一种新型航道疏浚管道,包括有里层1、中间层2、外层3,所述中间层2置于里层1与外层3之间,由第一不锈钢层4和第二不锈钢层5组成,第一不锈钢层4置于第二不锈钢层5与里层1之间,第二不锈钢层5置于第一不锈钢层4与外层3之间。
所述第一不锈钢层4可选用钢带,沿管道轴心线平行方向等距离排列,厚度为0.8-2.5毫米,层与层之间的间距为12-18毫米。
所述第一不锈钢层4和聚乙烯胶带层6加热熔合成一体,聚乙烯胶带层6厚度为0.8-2.8毫米。
所述第二不锈钢层5可选用钢丝,以垂直于管道轴心线方向,呈包裹第一不锈钢层螺旋缠绕结构,所述第二不锈钢层5是碳素弹簧钢丝,钢丝外层通过镀锌处理,钢丝直径是1.0-2.4毫米。
所述里层1、外层3所用材质为聚乙烯材质。
根据用户需求及所使用环境设计管径的大小,选择第一不锈钢的宽度、厚度、第二不锈钢层钢丝直径,承压能力为工作压力的3-5倍,可设计制造出其承压能力为2MPa-20MPa各种型号管道。
如要设计制造承压能力为10MPa的管道:管径200毫米,第一不锈钢层宽度10毫米,厚度2.0毫米,间距12毫米,第二不锈钢层钢丝直径1.6毫米。
管道由专用设备制造。
实施例3:
如图1所示,一种新型航道疏浚管道,包括有里层1、中间层2、外层3,所述中间层2置于里层1与外层3之间,由第一不锈钢层4和第二不锈钢层5组成,第一不锈钢层4置于第二不锈钢层5与里层1之间,第二不锈钢层5置于第一不锈钢层4与外层3之间。
所述第一不锈钢层4可选用钢带,沿管道轴心线平行方向等距离排列,厚度为0.8-2.5毫米,层与层之间的间距为12-18毫米。
所述第一不锈钢层4和聚乙烯胶带层6加热熔合成一体,聚乙烯胶带层6厚度为0.8-2.8毫米。
所述第二不锈钢层5可选用钢丝,以垂直于管道轴心线方向,呈包裹第一不锈钢层螺旋缠绕结构,所述第二不锈钢层5是碳素弹簧钢丝,钢丝外层通过镀锌处理,钢丝直径是1.0-2.4毫米。
所述里层1、外层3所用材质为聚乙烯材质。
根据用户需求及所使用环境设计管径的大小,选择第一不锈钢的宽度、厚度、第二不锈钢层钢丝直径,承压能力为工作压力的3-5倍,可设计制造出其承压能力为2MPa-20MPa各种型号管道。
如要设计制造承压能力为20MPa的管道:管径200毫米,第一不锈钢层宽度10毫米,厚度2.5毫米,间距12毫米,第二不锈钢层钢丝直径2.4毫米。
管道由专用设备制造。
综上所述,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合理、性价比高、耐磨耐腐蚀性能强、承压能力高的优点,最高压力可达20MPa,是一种应用范围广、使用寿命长的新型航道疏浚管道。
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,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,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,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,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,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。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,所作的任何修改、等同替换、改进等,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。
关键词:
相关信息
2023-04-17
2023-04-17
2023-04-17
2023-04-14
2023-04-14
2021-09-09